第一章 再回首,天下何人识君-《都市之天生不凡》
第(2/3)页
老太君已经不知道驻守这片沙漠有多少岁月了,可能连她都忘记了吧!没有三百年也有二百九十年了。为得是什么呢?
和平。
从来没人知道如今和平的外衣下,充斥着纷飞战火,忘川之北,即便她这位活了四百年,被誉为江湖第一高手,昔日的惜花婆婆,今日国之重器的第一客卿同样凝眉紧蹙。因为在沙漠之中,隐藏着比沙尘暴还恐怖的存在。
“苍生令主,别来无恙”?有人悄无声息的接近了她的住处。
“我道是谁,原来是无机老道,我说你个牛鼻子怎么还活着吃干饭,浪费粮食”。老太君对他们并没有情感,如果知道那段历史,即便过了数百年,心里总有膈应。
三百年前。
王朝更迭之期,外军入侵,值此内忧外患之际,当年江湖的鼎盛岂是今日这般落寞,一群侠士依靠上天入地之能,将敌军抵挡于城门之外,又岂知在这江湖中,出现了一大群败类,伙同外军,造成我军溃败,不得不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。
国主为此震怒,联合各方势力将这一群败类赶于忘川之北,只存活于自己的小结界中,永世不可入世。至于为什么不下杀令,损失过重。
这一群人皆为江湖异士,还残留一些修炼术法的妖魔,自浩劫之后,妖魔遁走,凡间的花草树木若是机缘巧合获得修炼之法皆可成妖,修炼到一定境界,如同入仙界,妖可入妖界。魔热爱战争,妖却喜和平,他们之所以扰乱人间,或许灵智还未完全开化。但一身本事,是实打实的令许多人头疼。
二百面前,惜花婆婆驻守忘川之北有功,当年的国主为她颁布了一枚苍生令,以资鼓励。它不同于上学时期的小红花及奖状,苍生令具有生杀大权,调动地方部队,权利极大,不过与惜花婆婆百年驻守忘川之北相比,又何足道哉!
与苍生令齐名的为炎黄令,炎黄令同样在国之重器手中,这个组织成立至今近千年,由之前的东厂、西厂慢慢演化至今,内无庸俗,如果不是一身修为逆天,必在另一方面独树一帜,他们被称为夏国的保护神,专门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。千百年前,国器领头人被称为督主,如今被叫做将军。肩扛三星,为炎黄令主。
“三百年恍如隔世,你这个老妖婆都还好好的活着,我自然也能突破桎梏,只是在临终之前,我还想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”。被称为无机的老道一身清淡道服与这个俗世格格不入。
惜花婆婆黛眉轻蹙,道:“如果不说不呢”?像是一种不成文的默契,小世界与俗世互不干涉,又相互牵制,不论是无机个人想法,又或是小世界多数人的心声,惜花婆婆为苍生令主,又如何使天下苍生注入不安定因素。
“二百年前,一株褐藻现世,一百五十年前,一截残阳木与晴川出土……江湖为之疯狂。活的久除了浪费粮食之外,最大的好处就是见得多,听的广。现在的江湖又岂如初?以前宝物得之全凭本事,公平公正,如今呢?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,独行侠想得到宝物,简直是痴心妄想。就说这世俗界,越来越污浊不堪,充斥着纸醉金迷的气息,江湖,曾经偌大的一个侠之圈子,成了一些世俗帮会的争端。可笑,可悲,可怜。遥想公瑾当年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强撸灰飞烟灭。如今要不找一处名山大川隐匿不出,要不依附大小家族苟活,武修、道修亡之不亡。我天机子为道修一员,振兴道修一途,责无旁贷”。正如他所言,活的久了,什么都能看到,以为历经沧桑,已可以淡看江湖路,不曾想。身上的血液还会沸腾。
惜花婆婆不屑一笑,道:“笑话,滑天下之大稽。一个叛徒居然光明正大的和我谈道义,若心中有道,数百年前就不会发生太多悲情,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堂而皇之”。
天机子冷哼一声,“总比你们这些朝廷的走狗强,掌权者只会满足自己一己私欲,想方设法打击江湖这个圈子,若所有江湖人士能同仇敌忾,它又怎会式弱,偏生你们这些所谓的正义之师,被诏安之后大肆屠杀我江湖人杰,致使江湖名存实亡。你说我们不联络外人,难道还指望你们仁慈,放我们一条生路?口口声声说我们叛徒,其实真正背叛江湖的是你们”。
惜花婆婆喟然一叹,道:“我不否认你说的部分是事实,但不是成为你们联络外人的理由。窝里斗的再狠,关起门来还是自家人。联合外军,绞杀黎民百姓,至天下安危于不顾,罪大恶极”。
如若不是他们,惜花当年就不可能进入朝廷编制,苍生哭,又如何泰然处之。
“没的谈了”?天机子目光如炬,冷冽似刀锋出鞘。惜花婆婆平静如水,一动不动挡在前路,如大海深沉。
第(2/3)页